旅宿
杜牧
旅馆无良伴,凝情自悄然。
寒灯思旧事,断雁警愁眠。
远梦归侵晓,家书到隔年。
沧江好烟月,门系钓鱼船。
【译文】
旅店中没有要好的朋友做伴,
冷冷清清一个人在凝神忧思。
昏黄的寒灯下想起往日事情,
孤雁鸣叫让失眠的我更揪心。
直到凌晨才梦见自己回故乡,
家信到手往往是在下个年头。
窗外江上的风景是那么美好,
门口的河岸正系着打鱼小船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王润英解读
孤身一人,在异乡拼搏,在某个静静长夜,我们是否也曾因思念家乡、亲人而辗转难眠?
诗人远行在外日久,独自寄宿在驿馆里,心中有一种孤愁凝结,不可排解。开篇诗人便交代了自己当时的处境和心境。孤身与旅愁,两相叠加,在他心中酝生出超越时空的情思。果然,躺在孤寂悄然的旅店,独伴寒灯,他的思绪不断向外扩张,时间层面是无数的往昔旧事浮上心头,纷乱而令人疲累;空间层面是这时旅店窗外失群的大雁发出几声哀鸣,又把诗人从困倦中惊醒,无法入眠,既难入眠,又免不了继续翻检往事,不能自已。
颈联“远梦归侵晓,家书到隔年”,说的是家乡距离遥远,事情本不足为奇,但奇在诗人将它写得曲折新颖。他说自己最后好不容易睡着,在梦里,回家的路特别遥远漫长,走了很久,还是望不见家门,看不到亲人,以至于这个不寻常的梦做到“侵晓”,快天亮了,依然是一场未能归家的空梦。中国文学史上写远梦者不乏其人,但因梦远而到”侵晓“的写法,可以说首推杜牧。既然梦中无法求得归思的慰藉,那就通过书信联络吧,可是家书从此地到达家里,竟然需要隔年才能收到,漂泊在外的诗人和家乡相隔实在太过遥远!
究竟怎么办呢?对家庭和亲情观念很深的杜牧而言,他本不愿只身远宦,但为生计所迫,又只能如此。纵然乡思浓烈,他也无可奈何。在这种无可奈何中,诗人在尾联一笔宕开,暂时搁置愁绪,到驿馆门外去看看。那里沧江烟月,景色正好,门边系着渔人的钓船,一派悠闲自在。这正是诗人艳羡的生活,既然现实中无法达成,就让如此美好的图景停驻在诗里吧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网上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